慕容绍宗

南北朝军事人物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5月13日到6月10日之间),字绍宗[1]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2],北魏、东魏官员。

慕容紹宗
東魏燕郡景惠公贈太尉
東魏南道大行台開府儀同三司
國家北魏東魏
時代南北朝
主君北魏孝明帝北魏孝莊帝北魏孝武帝東魏孝靜帝
慕容姓
紹宗
封爵燕郡公
族裔鮮卑族
氏族慕容氏
其他名號配享東魏太廟,附祭於北齊世宗(高澄)廟庭
唐代武廟六十四將之一
出生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
逝世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四月
549年4月1日(549歲—04—01)(47—48歲)
東魏潁州
谥号景惠
親屬
父親北魏昌黎郡公慕容遠
長子東魏散騎常侍慕容士肅
次子河內縣開國公、金紫光祿大夫、淮南郡太守慕容三藏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慕容绍宗是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太原王慕容恪的六世孙[2],曾祖慕容腾归附北魏,于是定居在代地,祖父慕容郁是北魏岐州刺史[2],父亲慕容远是北魏恒州刺史[1]。慕容绍宗容貌魁伟沉毅,很少说话,深沉有勇气谋略。尔朱荣是慕容绍宗表舅的儿子,当时北魏北部边境动乱,慕容绍宗携带家属前往晋阳归附尔朱荣,尔朱荣对待慕容绍宗很好。建义元年(528年),尔朱荣发兵进入洛阳时,他私下对慕容绍宗说:“洛阳人才繁盛,长期以来骄纵奢侈成为习俗,如果不斩草除根,恐怕很难控制局面。我想趁百官出迎的时候,乘机把他们全部诛杀,你说可以吗?”慕容绍宗回答说:“胡太后临朝听政,荒淫暴虐无道,天下无不愤恨惋惜,她受到大家的唾弃。您既然亲自统领神兵,心怀忠义,突然又要杀尽百官,我认为这不是万全之计,深深地希望您三思。”尔朱荣没有听从,还是发动了河阴之变[3]。慕容绍宗后来因为军功封索卢县子,不久进爵为侯。慕容绍宗跟随高欢击败了羊侃,又和元天穆一起平定了邢杲,屡次升任并州刺史,又出任尔朱兆的长史[4][5]

效力尔朱兆

编辑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兆六镇鲜卑让给高欢,得到六镇鲜卑后,高欢又通过刘贵向尔朱兆请求带着六镇鲜卑前往崤山以东谋生,尔朱兆听从了。慕容绍宗劝谏说:“不可以,如今天下纷纷扰扰,人人都在窥伺权位,正是有智之士用计之时。高晋州才力雄健气势勇猛,很有胆识谋略,如果他掌握重兵,好比给蛟龙送上云雨,将不可以控制。”尔朱兆说:“我和高欢有结为异姓兄弟的重誓,何必担心。”慕容绍宗说:“亲兄弟尚且难以相信,何必说是异姓兄弟。”当时尔朱兆的部下已经接受了高欢的贿赂,因此诬陷慕容绍宗曾经与高欢有矛盾,尔朱兆愤怒的说:“我和高晋州推诚相待,你为什么要从中生事进行离间,竟说出这番话来?”尔朱兆就把慕容绍宗关押起来,催促高欢出发。高欢率领六镇鲜卑从晋阳经过滏口,路上遇到尔朱荣的妻子北乡公主从洛阳来晋阳,高欢将北乡公主的三百匹马全部抢走换掉。尔朱兆听说后,才将慕容绍宗释放问计,慕容绍宗说:“高欢目前还在您的掌握之中。”[6][7][8]普泰元年(531年)六月,高欢在信都郡起兵反对尔朱氏,尔朱兆任命慕容绍宗为行台,率军前往壶关,以抵抗高欢。等到尔朱兆在广阿之战韩陵之战中失败,尔朱兆捶打胸口自责,对慕容绍宗说:“如果之前听从你的谏言,如今怎么会到这个地步。”[9][5][10][11]

氽朱兆在韩陵之战战败后,部下士卒大多逃散,尔朱兆害怕了,准备只身暗中逃走。慕容绍宗竖起军旗,吹响号角,把失散的士兵召集起来。整顿好军容后,慕容绍宗就和尔朱兆慢慢的上马,向西撤退[10][11]普泰二年(532年)正月,高欢从邺城发兵前往晋阳讨伐尔朱兆,尔朱兆困迫危急,逃到赤洪岭,上吊而死。慕容绍宗行进到乌突城自保,见到高欢的追兵到了,就带上尔朱荣的妻子北乡公主和尔朱荣的子女以及尔朱兆的部属,向高欢投降。高欢因为重情义的缘故,对慕容绍宗给予礼遇,对待他很优厚,保留了慕容绍宗的所有官职爵位[12][13]。此后高欢的军事谋略,慕容绍宗往往都参与谋划[14][5]

南征北战

编辑

天平元年(534年),东魏迁都邺城,各种政务政事有待筹办,高欢就命令慕容绍宗和高隆之共同掌管仓库和图书方面的事务。天平二年(535年),宜阳的百姓李延孙聚众反叛,东魏朝廷以慕容绍宗出任西南道军司,率领都督厍狄盛等人将李延孙讨伐平定。班师后,慕容绍宗代理扬州刺史,很快又代理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请求任用自己的哥哥担任青州主簿,慕容绍宗不答应。孙搴就在高欢面前说慕容绍宗的坏话,说:“慕容绍宗曾经登上广固城长叹,对亲信的人说‘大丈夫有光复先祖大业的道理吗。’”慕容绍宗因此被征召回到京城。元象初年,西魏将军独孤信占据洛州,于是梁州颍州之间,反叛军和盗贼锋起。高欢命令慕容绍宗率军前往虎牢关,与行台刘贵等人将他们讨伐平定。慕容绍宗进爵为公,出任度支尚书,后来出任晋州刺史、西道大行台,回朝升任御史中尉武定二年(544年)二月,南梁人刘乌黑入侵徐州一带,高欢命令慕容绍宗出任行台率兵反击,击败了刘乌黑,慕容绍宗因此出任徐州刺史。刘乌黑收集残余的部下再度入侵,慕容绍宗秘密的引诱刘乌黑的部下,几个月之后,部下就活捉了刘乌黑并将他杀死[15][16][17][18]

讨伐侯景

编辑

武定四年(546年)十一月,高欢临终前将世子高澄征召到晋阳,对高澄说:“我虽然患病,你脸上有更多的忧虑神色,为什么?”高澄没有回答,高欢说:“难道是担心侯景反叛吗?”高澄回答:“是的。”高欢说:“侯景在黄河以南地区独断专行十四年了,经常有骄横放肆的志向,不过我能够驯养,怎么能被你控制呢!略微能抵挡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我故意不重视他,把他留下来交给你,应该给以特殊的礼遇,委任他谋划大事。”[19][20][21]

武定五年(547年)正月,侯景反叛,高岳讨伐侯景没能获胜。武定五年五月甲辰(547年6月11日),徐州刺史慕容绍宗出任尚书左仆射[22][23][24]。高澄想要派遣潘相乐担任高岳的副将,大行台右丞陈元康说:“潘相乐的随机应变较慢,不如慕容绍宗,而且先王高欢有命令,称慕容绍宗能够抵抗侯景,您只要诚心对待慕容绍宗,那么就不用担心侯景了。”当时慕容绍宗在远方,高澄想要召见他,担心慕容绍宗惊疑而叛变。陈元康说:“慕容绍宗知道我特别受到您的恩宠,他最近派人来给我送金钱,以此表示他对您的诚心。我当时想要安定慕容绍宗的心,所以接受了金钱,认真给他写了回信,我保证他不会有异心。”[25][26][27]

武平五年十月乙酉(547年11月19日),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出任东南道行台,加开府,改封燕郡公,与韩轨等人率军前往瑕丘,谋划进攻[27]。当时梁武帝派遣贞阳侯萧渊明等人率领部众十万人,驻扎在寒山,与侯景形成掎角之势,阻塞泗水水淹彭城。慕容绍宗又接受诏令出任行台,节度三徐、二兖州军事,与大都督高岳等人讨伐萧渊明。

慕容绍宗率领十万人马占据了橐驼岘羊侃劝萧渊明趁着慕容绍宗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之时去进攻东魏军,萧渊明没有听从。次日,羊侃又劝萧渊明出战,萧渊明还是没有听从;于是羊侃率领他的部下离开了萧渊明驻扎到了新修好的堰坝上[28]

十一月丙午(547年12月10日),慕容绍宗的军队来到城下,他带领一万多名步兵和骑兵攻打潼州刺史郭凤的军营,箭象雨点一样射来。萧渊明醉酒不能起床,他命令将领们去援救郭凤,但没人敢出战。北兖州刺史胡贵孙对谯州刺史赵伯超说:“我们这些人带兵来这里,是来做什么的,现在遇到了敌人,难道不去应战吗?”赵伯超无以对答。胡贵孙便独自率领自己的军队与东魏的军队作战,斩首二百。赵伯超拥有几千人马却不敢前去救援,对自己的部下说:“敌军如此强盛,与他们交战一定会失败,倒不如保全军队早日回去。”他的手下人都说:“好!”于是,赵伯超就逃回去了[29]

当初,侯景常常告诫南梁人说:“追杀溃退的军队不要超过二里。”慕容绍宗将要出战,他认为南梁士兵轻巧灵活,且又很勇敢,担心自己的军队打不过他们,就便一一召见手下的将士们,对他们说:“我假装败退,引诱吴地的小子向前追,你们从背后攻击他们。”交战中,东魏的军队败退逃走,但梁军没有听从侯景的话,乘胜而深入追击。东魏的将士都听信了慕容绍宗的话,争相从背后对梁军发起突然攻击,梁军大败,萧渊明以及胡贵孙、赵伯超等人都被东魏俘虏,伤亡失散的士兵有几万人。羊侃结成军阵,缓缓撤退返回[30]。郭凤退守潼州,慕容绍宗进兵包围了他。十二月甲子朔(547年12月28日),郭凤弃城逃走[31]

慕容绍宗再回师涡阳讨伐侯景,当时侯景的军队人数众多,侯景一开始听说韩轨前来讨伐,说:“吃猪肠的小孩有什么作为!”侯景听说高岳前来,说:“这士兵精锐将领普通。”各位将领都被侯景轻视。等到听说慕容绍宗来到,侯景叩击马鞍有惧怕的神色,说:“谁教高澄这鲜卑小子派遣慕容绍宗来的?如果这样,是高王还没死吗?”[27][32][33]

武定五年十二月,侯景率领部下驻扎在涡阳,和刘丰等人对峙。慕容绍宗部下士卒十万人,旗帜和铠甲反射的光芒和太阳一样,击鼓长驱直入。侯景派人对慕容绍宗说:“您几位是为了送客人呢,还是为了一决雌雄呢?”慕容绍宗说:“想要和您一决胜负。”慕容绍宗于是顺风布阵,侯景关闭营寨大门,等待风停后才出。慕容绍宗说:“侯景多诡计,喜欢攻人后侧。”慕容绍宗让人防备,果然被他言中。侯景命令士兵都披上短甲,手执短刀,杀入东魏军阵,只是低头而视,瞧准东魏士兵的小腿和马腿砍去。东魏军队于是战败,慕容绍宗落马,刘丰受伤,显州刺史张遵业被侯景俘虏[34][35]

慕容绍宗和刘丰都逃到谯城斛律光张恃显怪罪他们,慕容绍宗说:“我打的仗多了,从未见过侯景这贼子如此难以击败的,你们和他交手试试看!”斛律光等人披甲出战,慕容绍宗告诫说:“绝对不要渡过涡河。”斛律光和张恃显的军队停在涡河北面,斛律光轻装乘马向着侯景军射箭,侯景临着涡河对斛律光说:“你是来求取军功的,我因怕死而离去。我是你父亲的朋友,为什么要向我射箭?你难道是自己知道不要渡过涡河到南边来?慕容绍宗教你的吧!”斛律光无言以对。侯景派部下田迁射斛律光的坐骑,射穿了马的胸部;斛律光换了匹马躲在树后,马又被射中,斛律光只好退回到自己军中。侯景俘虏了张恃显,很快将他释放。斛律光退回谯城,慕容绍宗说:“今天你们如何?你还责怪我!”[34][36]

侯景在涡阳与慕容绍宗相持数月,粮食耗尽,侯景的部下司马世云向慕容绍宗投降[37]。武定六年正月己亥(548年2月1日),慕容绍宗率领五千铁甲骑兵夹击侯景的军队。侯景欺骗他的士兵们说:“你们的家属,高澄已经把他们全杀了,努力何必担心没有妻子儿女?等着我们去江东,以后还会回到邺城,到时候都用你们做自己家乡的刺史。”侯景的部下都相信了他的话。慕容绍宗从远处高喊说:“你们的家属都平安无事,如果你们回归,官职和勋爵都和从前一样。”慕容绍宗披散着头发面向北斗发誓,证明自己所说没有骗人。侯景的士兵们都是北方人,不愿意南渡,部将暴显等人各自率领自己的部队向慕容绍宗投降。侯景的部众全面溃败,士兵们争相抢渡涡河,河水都被阻断不再流淌[38]。侯景与几个心腹之人骑马从硖石渡过了淮河,稍微收集了一些溃散的士兵,得到步兵和骑兵八百人。侯景昼夜兼行,追击他们的东魏军队不敢逼近。侯景派人对慕容绍宗说:“侯景如果被抓了,您还有什么用!”慕容绍宗于是就放过了侯景[34][39]

军队凯旋后,慕容绍宗另外封永乐县子[32][33]

讨伐王思政

编辑

武定六年八月庚寅(548年9月19日),高澄以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大行台,与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都督刘丰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十万人前往颍川讨伐王思政[40][41][42][43][44][45][46]。起初,有谶纬说大鱼在道路上行走,百姓很苦恼。刘丰因此提出水攻的策略,在洧水上修筑堤坝提高水位来灌城,洧水水位上涨,长社城大多倒塌毁坏,鱼和鳖都在城市中游动。从上年的九月到次年的四月,长社将要被攻破。刘丰和慕容绍宗、慕容永珍看到北方有白气,就一起进入船只躲避,突然有风暴从东北方刮来,中午时分变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船的缆绳忽然断绝,漂泊到长社城下,西魏城中守军用长钩子勾住船,弓弩一起发射,慕容绍宗投水溺死[47],时年虚岁四十九。王思政将慕容绍宗和刘丰的遗体取回,以礼安葬[48][49][50][51][52]

三军将士莫不悲惋。赠使持节、二青二兖齐济光七州军事、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景惠,授慕容绍宗长子慕容士肃散骑常侍,不久因为谋反被杀,北齊朝廷因为慕容绍宗的功绩,只追究慕容士肃一人。北齐建国后,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诏令,已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等人辅佐先帝,协助治理皇室基业,有的不幸早年去世,有的以身殉职,可以派遣使者到墓地进行祭奠,并安抚慰问他们的妻子儿女,安慰兼及活着或死去的人[53][54],又追封慕容绍宗为武威郡王[55]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齐孝昭帝高演诏令将慕容绍宗等七人合祭于高澄的宗庙之中[56][57]

其他

编辑

侯景最初向着慕容绍宗学习兵法,没多久慕容绍宗反过来要向侯景询问兵法[58]

陪祀武庙

编辑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请求祭祀武成王太公望唐德宗李适诏令史馆考定可以祔祀在武庙中的人,共古今名将六十四人,慕容绍宗位列其一[59]

家庭

编辑

曾祖

编辑

祖父

编辑

父母

编辑
  • 慕容远,北魏并州大中正、昌黎公、恒州刺史[2]
  • 尔朱氏,尔朱荣堂姑

兄弟

编辑
  • 慕容保乐,北魏乐平郡太守[60][61]

夫人

编辑

子女

编辑
  • 慕容士肃,东魏散骑常侍
  • 慕容三藏,隋朝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淮南郡太守、河内县公

延伸阅读

编辑

[]

 北齊書/卷20》,出自李百药北齊書
 北史·卷053》,出自李延壽北史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慕容绍宗字绍宗,晃第四子太原王恪之后也。曾祖腾,归魏,遂居代。祖郁,岐州刺史。父远,恒州刺史。
  2. ^ 2.0 2.1 2.2 2.3 2.4 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 《全唐文补遗 第2辑》.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1995: 249–251. ISBN 9787805469157 (中文(繁體)). 
  3.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荣心然之,谓所亲慕容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不加芟翦,终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悉诛之,何如﹖”绍宗曰:“太后荒淫失道,嬖幸弄权,殽乱四海,故明公兴义兵以清朝廷。今无故歼夷多士,不分忠佞,恐大失天下之望,非长策也。”荣不听,乃请帝循河西至淘渚,引百官于行宫西北,云欲祭天。
  4. ^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慕容绍宗,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后也。曾祖腾,归魏,遂居于代。祖都,岐州刺史。父远,恒州刺史。绍宗容貌恢毅,少言语,深沉有胆略。尔朱荣即其从舅子也。值北边挠乱,绍宗携家属诣晋阳以归荣,荣深待之。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谓可尔不?”绍宗对曰:“太后临朝,淫虐无道,天下愤惋,共所弃之。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荣不从。后以军功封索卢县子,寻进爵为侯。从高祖破羊侃,又与元天穆平邢杲,累迁并州刺史。
  5. ^ 5.0 5.1 5.2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绍宗容貌恢毅,少言,深沉有胆略。尔朱荣即其从舅子也。荣入洛,私告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不除翦,恐难制。吾欲因百官出迎,悉诛之,若何?”对曰:“太后淫虐,天下共弃。公既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实谓非策。”不从。后以军功封索卢侯,迁尔朱兆长史。及兆败,绍宗于乌突城见神武,遂携尔朱荣妻子并兆余众自归神武。神武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军谋兵略,时参预焉。
  6. ^ 《北齐书·卷一·帝纪第一》:居无何,又使刘贵请兆,以并、肆频岁霜旱,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无谷色,徒污人国土,请令就食山东,待温饱而处分之。兆从其议。其长史慕容绍宗谏曰:“不可,今四方扰扰,人怀异望,况高公雄略,又握大兵,将不可为。”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时兆左右已受神武金,因谮绍宗与神武旧有隙,兆乃禁绍宗而催神武发。神武乃自晋阳出滏口。路逢尔朱荣妻乡郡长公主,自洛阳来,马三百匹,尽夺易之。兆闻,乃释绍宗而问焉。绍宗曰:“犹掌握中物也。”
  7. ^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居无何,又使刘贵请兆,以并、肆频岁霜旱,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无谷色,徒污人国土。请令就食山东,待温饱而处分之。兆从其议。其长史慕容绍宗谏曰:“不可,今四方扰扰,人怀异望,况高公雄略,又握大兵,将不可为。”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邪?”绍宗曰:“亲兄弟尚难信,何论香火!”时兆左右已受神武金,因谮绍宗与神武旧隙,兆乃禁绍宗而催神武发。
  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四》:居无何,又使刘贵请兆,以“并、肆频岁霜旱,降户掘田鼠而食之,面无谷色,徒污人境内,请令就食山东,待温饱更受处分。”兆从其议。长史容绍宗谏曰:“不可。方今四方纷扰,人怀异望,高公雄才盖世,复使握大兵于外,譬如供蛟龙以云雨,将不可制矣。”兆曰:“有香火重誓,何虑邪!”绍宗曰:“亲兄弟尚不可信,何论香火!”时兆左右已受欢金,因称绍宗与欢有旧隙,兆怒,囚绍宗,趣欢发。欢自晋阳出滏口,道逢北乡长公主自洛阳来,有马三百匹,尽夺而易之。兆闻之,乃释绍宗而问之,绍宗曰:“此犹是掌握中物也。”
  9. ^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纥豆陵步藩逼晋阳,尔朱兆击之,累为步藩所破,欲以晋州征高祖,共图步藩。绍宗谏曰:“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晋州才雄气猛,英略盖世,譬诸蛟龙,安可借以云雨。”兆怒曰:“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便禁止绍宗,数日方释。遂割鲜卑隶高祖。高祖共讨步藩,灭之。及高祖举义信都,兆以绍宗为长史,又命为行台,率军壶关,以抗高祖。及广阿、韩陵之败,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比用卿言,今岂至此。”
  10. ^ 10.0 10.1 《北齐书·卷一·帝纪第一》:尔朱兆对慕容绍宗叩心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将轻走。绍宗反旗鸣角,收聚散卒,成军容而西上。
  11. ^ 11.0 11.1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尔朱兆对慕容绍宗叩心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将轻走,绍宗反旗鸣角,收聚散卒,成军容而西上。
  12. ^ 《北齐书·卷一·帝纪第一》:慕容绍宗以尔朱荣妻子及余众自保乌突城,降,神武以义故,待之甚厚。
  13. ^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慕容绍宗以尔朱荣妻子及余众自保乌突城。降,神武以义故待之甚厚。
  14. ^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兆之败于韩陵也,士卒多奔,兆惧,将欲潜遁。绍宗建旗鸣角,招集义徒,军容既振,与兆徐而上马。后高祖从邺讨兆于晋阳,兆窘急,走赤谼岭,自缢而死。绍宗行到乌突城,见高祖追至,遂携荣妻子及兆余众自归。高祖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军谋兵略,时参预焉。
  15. ^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天平初,迁都邺,庶事未周,乃令绍宗与高隆之共知府库图籍诸事。二年,宜阳民李延孙聚众反,乃以绍宗为西南道军司,率都督厍狄安盛等讨破之。军还,行扬州刺史,寻行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绍宗不用。搴谮之于高祖,云:“慕容绍宗尝登广固城长叹,谓其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由是征还。元象初,西魏将独孤如愿据洛州,梁、颍之间,寇盗锋起。高祖命绍宗率兵赴武牢,与行台刘贵等平之。进爵为公,除度支尚书。后为晋州刺史、西道大行台,还朝,迁御史中尉。属梁人刘乌黑入寇徐方,令绍宗率兵讨击之,大破,因除徐州刺史。乌黑收其散众,复为侵窃,绍宗密诱其徒党,数月间,遂执乌黑杀之。
  16. ^ 《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及迁邺,令绍宗与高隆之共知府库、图籍诸事。累迁青州刺史。时丞相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其兄为州主簿,绍宗不用。搴谮之神武曰:“绍宗尝登广固城长叹,谓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由是征还。元象初,以军功进爵为公,累迁御史中尉。属梁人刘乌黑入寇徐方,授徐州刺史,执乌黑杀之。还,除尚书左仆射。
  17. ^ 《魏书·卷十二·帝纪第十二》:二月丁卯,徐州人刘乌黑聚众反。遣行台慕容绍宗讨平之。
  18.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二年春二月丁卯,徐州人刘乌黑聚众反,遣行台慕容绍宗讨平之。
  19. ^ 《北齐书·卷二·帝纪第二》:神武谓世子曰:“我虽疾,尔面更有余忧色,何也?”世子未对。又问曰:“岂非忧侯景叛耶?”曰:“然。”神武曰:“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发哀。厍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我,必无异心。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韩轨少戆,宜宽借之。彭相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少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与汝,宜深加殊礼,委以经略。”
  20. ^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神武谓世子曰:“我虽疾,尔面更有余忧色,何也?”世子未对。又问曰:“岂非忧侯景叛邪?”曰:“然。”神武曰:“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发哀。库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我,必无异心。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今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韩轨少戆,宜宽借之。彭相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少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与汝,宜深加殊礼,委以经略。”
  2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九》:欢谓澄曰:“我虽病,汝面更有余忧,何也?”澄未及对,欢曰:“岂非忧侯景叛邪?”对曰:“然。”欢曰:“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之志,顾我能畜养,非汝所能驾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发哀。库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我,必无异心。潘相乐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韩轨少戆,宜宽借之。彭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
  22. ^ 《魏书·卷十二·帝纪第十二》:刺史尉景为大司马,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于为太师,以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以汾州刺史贺仁为太保,以司空韩轨为司徒,以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以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以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右仆射。
  23.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甲辰,以太原公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以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以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以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以司空韩轨为司徒。以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以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以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右仆射。
  24.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甲辰,东魏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射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右仆射。
  25. ^ 《北齐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六》:高岳讨侯景未克,世宗欲遣潘相乐副之。元康曰:“相乐缓于机变,不如慕容绍宗,且先王有命,称其堪敌侯景,公但推赤心于此人,则侯景不足忧也.”是时绍宗在远,世宗欲召见之,恐其惊叛。元康曰:“绍宗知元康特蒙顾待,新使人来饷金,以致其诚款。元康欲安其意,故受之而厚答其书。保无异也。”世宗乃任绍宗,遂以破景。赏元康金五十斤。
  26. ^ 《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高岳讨侯景未克,文襄欲遣潘相乐副之。元康曰:“相乐缓于机变,不如慕容绍宗。且先王有命,称堪敌景。”时绍宗在远,文襄欲召见之,恐其惊叛。元康曰:“绍宗知元康特蒙顾待,新使人来饷金,以致诚款。元康欲安其意,故受之而厚答其书,保无异也。”乃任绍宗,遂破景,赏元康金五十斤。
  27. ^ 27.0 27.1 27.2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东魏大将军澄使大都督高岳救彭城,欲以金门郡公潘乐为副。陈元康曰:“乐缓于机变,不如慕容绍宗;且先王之命也。公但推赤心于斯人,景不足忧也。”时绍宗在外,澄欲召见之,恐其惊叛;元康曰:“绍宗知元康特蒙顾待,新使人来饷金;元康欲安其意,受之而厚答其书,保无异也。”乙酉,以绍宗为东南道行台,与岳、乐偕行。初,景闻韩轨来,曰:“啖猪肠儿何能为!”闻高岳来,曰:“兵精人凡。”诸将无不为所轻者。及闻绍宗来,叩鞍有惧色,曰:“谁教鲜卑儿解遣绍宗来!若然,高王定未死邪?”
  28.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绍宗帅众十万据橐驼岘。羊侃劝贞阳侯渊明乘其远来击之,不从,旦日,又劝出战,亦不从;侃乃帅所领出屯堰上。
  29.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丙午,绍宗至城下,引步骑万人攻潼州刺史郭凤营,矢下如雨。渊明醉,不能起,命诸将救之,皆不敢出。北兖州刺史胡贵孙谓谯州刺史赵伯超曰:“吾属将兵而来,本欲何为,今遇敌而不战乎?”伯超不能对。贵孙独帅麾下与东魏战,斩首二百级。伯超拥众数千不敢救,谓其下曰:“虏盛如此,与战必败,不如全军早归。”皆曰“善!”遂遁还。
  30.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初,侯景常戒梁人曰:“逐北不过二里。”绍宗将战,以梁人轻悍,恐其众不能支,一一引将卒谓之曰:“我当阳退,诱吴儿使前,尔击其背。”东魏兵实败走,梁人不用景言,乘胜深之。魏将卒以绍宗之言为信,争共掩击之,梁兵大败,贞阳侯渊明及胡贵孙、赵伯超等皆为东魏所虏,失亡士卒数万人。羊侃结陈徐还。
  31.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郭凤退保潼州,慕容绍宗进围之。十二月,甲子朔,凤弃城走。
  32. ^ 32.0 32.1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侯景反叛,命紹宗為東南道行臺,加開府,轉封燕郡公,與韓軌等詣瑕丘,以圖進趣。梁武帝遣其兄子貞陽侯淵明等率眾十萬,頓軍寒山,與侯景掎角,擁泗水灌彭城。仍詔紹宗為行臺,節度三徐、二兗州軍事,與大都督高岳等出討,大破之,擒淵明及其將帥等,俘虜甚眾。乃迴軍討侯景於渦陽。于時景軍甚眾,前後諸將往者莫不為其所輕。及聞紹宗與岳將至,深有懼色,謂其屬曰:「岳所部兵精,紹宗舊將,宜共慎之。」於是與景接戰,諸將持疑,無肯先者,紹宗麾兵徑進,諸將從之,因而大捷,景遂奔遁。軍還,別封永樂縣子。初高祖末命世宗云:「侯景若反,以慕容紹宗當之。」至是,竟立功效。
  33. ^ 33.0 33.1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侯景反,命紹宗為東南道行臺,加開府,改封燕郡公,又與大都督高岳禽梁貞陽侯蕭明於寒山。迴軍討侯景於渦陽。時景軍甚盛,初聞韓軌往討之,曰:「噉豬腸小兒。」聞高岳往,曰:「此兵精人凡爾。」諸將被輕。及聞紹宗至,扣鞍曰:「誰教鮮卑小兒解遣紹宗來?若然,高王未死邪?」及與景戰,諸將頻敗,無肯先者。紹宗麾兵徑進,諸將從之,因大捷。
  34. ^ 34.0 34.1 34.2 《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绍宗攻潼州,刺史郭凤弃城走。景乃遣其行台左丞王伟、左户郎中王则诣阙献策,请元氏子弟立为魏主。诏遣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须度江许即位,以乘舆之副资给之。高澄又遣慕容绍宗追景,景退保涡阳,使谓绍宗曰:“欲送客邪?将定雄雌邪?”绍宗曰:“将决战。”遂顺风以阵。景闭垒,顷之乃出。绍宗曰:“景多诡,好乘人背。”使备之,果如其言。景命战士皆被短甲短刀,但低视斫人胫马足,遂败绍宗军。裨将斛律光尤之,绍宗曰:“吾战多矣,未见此贼之难也。尔其当之。”光被甲将出,绍宗戒之曰:“勿度涡水。”既而又为景败。绍宗谓曰:“定何如也。”相持连月,景食尽,诳其众以为家口并见杀。众皆信之。绍宗遥谓曰:“尔等家并完。”乃被发向北斗以誓之。景士卒并北人,不乐南度,其将暴显等各率所部降绍宗。景军溃散,丧甲士四万人,马四千匹,辎重万余两。乃与腹心数骑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马步八百人。南过小城,人登陴诟之曰:“跛脚奴何为邪!”景怒,破城杀言者而去。昼夜兼行,追军不敢逼。使谓绍宗曰:“景若就禽,公复何用?”绍宗乃纵之。
  35.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慕容绍宗引军击侯景,景辎重数千两,马数千匹,士卒四万人,退保涡阳。绍宗士卒十万,旗甲耀日,鸣鼓长驱而进。景使谓之曰:“公等为欲送客,为欲定雌雄邪?”绍宗曰:“欲与公决胜负。”遂顺风布陈。景闭垒,俟风止乃出。绍宗曰:“侯景多诡计,好乘人背。”使备之,果如其言。景命战士皆被短甲,执短刀,入东魏陈,但低视,斫人胫马足。东魏兵遂败,绍宗坠马,仪同三司刘丰生被伤,显州刺史张遵业为景所擒。
  36.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绍宗、丰生俱奔谯城,裨将斛律光、张恃显尤之,绍宗曰:“吾战多矣,未见如景之难克者也。君辈试犯之!”光等被甲将出,绍宗戒之曰:“勿渡涡水。”二人军于水北,光轻骑射之。景临涡水谓光曰:“尔求勋而来,我惧死而去。我,汝之父友,何为射我?汝岂自解不渡水南?慕容绍宗教汝也!”光无以应。景使其徒田迁射光马,洞胸;光易马隐树,又中之,退入于军。景擒恃显,既而舍之。光走入谯城,绍宗曰:“今定何如,而尤我也!”光,金之子也。
  37.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侯景与东魏慕容绍宗相持数月,景食尽,司马世云降于绍宗。
  38. ^ 《太平御览·卷三百二十四·兵部五十五》:《三国典略》曰:侯景党仪同司马世云率其所领降于慕容绍宗,仍以铁骑五千夹而击景。景谓其众曰:“汝辈家口,高澄悉已杀之,努力何虑无妻子?待向江东,当还入邺,用汝辈悉作本州刺史。”众信之。绍宗遥呼曰:“尔居家悉在,但能归来,官勋如旧。”乃被发向北斗以誓之,于是景众大溃,争赴涡水,涡水为之不流。
  39.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一》:春,正月,己亥,慕容绍宗以铁骑五千夹击侯景,景诳其众曰:“汝辈家属已为高澄所杀。”众信之。绍宗遥呼曰:“汝辈家属并完,若归,官勋如旧。”被发向北斗为誓。景士卒不乐南渡,其将暴显等各帅所部降于绍宗。景众大溃,争赴涡水,水为之不流。景与腹心数骑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步骑八百人,南过小城,人登陴诟之曰:“跛奴!欲何为邪!”景怒,破城,杀诟者而去。昼夜兼行,追军不敢逼。使谓绍宗曰:“景若就擒,公复何用!”绍宗乃纵之。
  40. ^ 《魏书·卷十二·帝纪第十二》:秋八月甲戌,以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大行台,与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都督刘丰等讨王思政于颍川,引洧水灌其城。
  41. ^ 《魏书校勘记·卷十二·帝纪第十二·二三》:秋八月甲戌 按本年八月己丑朔,无“甲戌”。北史卷五魏纪五“甲戌”系于四月,乃误删“秋八月”所致,不足据。当从北史卷六齐纪上作“八月庚寅”。
  42.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甲戌,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都督刘丰等讨王思政于颍川,引洧水灌其城。
  43. ^ 《北史校勘记·卷五·魏本纪第五·四八》:甲戌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都督刘丰等讨王思政于颍川 魏书“甲戌”上有“秋八月”三字,下有“以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大行台,与”十五字。按此承上文,则当是四月甲戌。但本书卷六齐文襄纪言高澄遣慕容绍宗、高岳、刘丰等攻王思政是在八月庚寅。据本书卷六二王思政传,称大统十四年(即武定六年,公元五四八)“九月,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不可能高岳等四月受命,九月方到颍川。疑作“八月”是。但通鉴卷一六一亦作四月甲戌。当是以是年四月壬戌朔,甲戌为十三日;八月己丑朔,月内无甲戌之故。疑此及魏书之“甲戌”亦误,当从齐文襄纪作“八月庚寅”(八月二日)。又此次战役,东魏将帅为高岳、慕容绍宗、刘丰三人,历见相关纪传。此脱慕容绍宗,而多出韩轨。
  44. ^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八月庚寅,还晋阳。使大行台慕容绍宗与太尉高岳、大都督刘丰讨王思政于颍川。
  45. ^ 《周书·卷二·帝纪第二》:是岁,东魏遣其将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生等率众十余万,围王思政于颍川。
  46.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一》:甲戌,东魏遣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大都督刘丰生等将步骑十万攻魏王思政于颍川。
  47. ^ 《魏书·卷十二·帝纪第十二》:武英殿本夏四月,大行台慕容绍宗、大都督刘丰遇暴风,溺水死。
  48. ^ 《周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岳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岳众不敢当,引军乱退。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昼夜攻之。思政亦作火攒,因迅风便投之土山。又以火箭射之,烧其攻具。仍募勇士,缒而出战。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齐文襄更益岳兵,堰洧水以灌城。城中水泉涌溢,不可防止。悬釜而炊,粮力俱竭。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容永珍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者俯射城中。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穷急,投水而死。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生擒永珍。思政谓之曰:“仆之破亡,在于晷漏。诚知杀卿无益,然人臣之节,守之以死。”乃流涕斩之。并收绍宗等尸,以礼埋瘗。
  49. ^ 《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九月,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杀伤甚众。岳又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尽攻击之法。思政亦作火,因迅风便投之土山。又射以火箭,烧其攻具。仍募勇士,缒而出战,据其两土山,置楼堞以助防守。齐文襄更益兵,堰洧水以灌城。时虽有怪兽,每冲坏其堰。然城被灌已久,多亦崩颓。岳悉众苦攻。思政身当矢石,与士卒同劳苦。岳乃更修堰,作铁龙杂兽,用厌水神。堰成,水大至。城中泉涌溢,悬釜而炊,粮力俱竭。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容永珍意以为闲,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人俯射城中。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窃急,透水而死。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禽永珍,并获船中器械。思政谓永珍曰:“仆之破亡,在于晷漏。诚知杀卿无益,然人臣之节,守之以死。”乃流涕斩之。并收绍宗等尸,以礼埋瘗。
  50.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东魏高岳等攻魏颍川,不克。大将军澄益兵助之,道路相继,逾年犹不下。山鹿忠武公刘丰生建策,堰洧水以灌之,城多崩颓,岳悉众分休迭进。王思政身当矢石,与士卒同劳苦,城中泉涌,悬釜而炊。太师泰遣大将军赵贵督东南诸州兵救之,自长社以北,皆为陂泽,兵至穰,不得前。东魏人使善射者乘大舰临城射之,城垂陷,燕郡景惠公慕容绍宗与刘丰生临堰视之,见东北尘起,同入舰坐避之。俄而暴风至,远近晦冥,缆断,飘船径向城,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赴水溺死,丰生游上,向土山,城上人射杀之。
  51. ^ 《北齐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王思政据长社,世宗命丰与清河王岳攻之。丰建水攻之策,遂遏洧水以灌之,水长,鱼鳖皆游焉。九月至四月,城将陷。丰与行台慕容绍宗见北有白气,同入船。忽有暴风从东北来,正昼昏暗,飞沙走砾,船缆忽绝,漂至城下。丰游水向土山,为浪所激,不时至,西人钩之。并为敌人所害。
  52. ^ 《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及王思政据长社,丰与高岳等攻之。先是讹言大鱼道上行,百姓苦之。丰建水攻策,遏洧水灌城,水长,鱼鳖皆游焉。城将陷,丰与行台慕容绍宗见〔北有白气,同入船。〕忽有暴风从东北来,正昼昏暗,飞沙走砾,船缆忽绝,漂至城下。丰拍浮向土山,为浪激,不时至。西人钩之,并为敌所害。
  53. ^ 《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昂、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
  54.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壬午,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陨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
  55. ^ 55.0 55.1 余国江, 《慕容三藏墓志相关问题探析》, 《文博》 (第04期), 2021年, (第04期): 82–85 
  56. ^ 《北齐书·卷六·帝纪第六》: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脩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显祖庙庭。
  57.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库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十一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修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高祖庙庭。
  58. ^ 《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初学兵法于荣部将慕容绍宗,未几绍宗每询问焉。
  59. ^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越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偘,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60. ^ 《魏书·卷九十一·列传术艺第七十九》:太守慕容保乐闻而召之,芳不得已而见焉。于是保乐弟绍宗荐之于齐献武王,以为中外府田曹参军。
  61. ^ 《北史·卷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后隐于并州乐平之东山,太守慕容保乐闻而召之,芳不得已而见焉。于是保乐弟绍宗荐之于齐神武,为馆客,授中外府田曹参军。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北齐书六”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北史五”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